上海继7月10日以来今年“三刷”高温红色预警

上海继7月10日以来今年“三刷”高温红色预警
上海继7月10日以来今年“三刷”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高达40.9℃,是1873年上海徐家汇站有正式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注:与2017年并列第一)截至7月14日,今年已出现15个高温日,发布10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3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7月5日至今,连续高温日数10天,其中2天超过40℃(7.10&7.13)。7月上中旬出现两个40℃+,这在正式气象纪录历史上也较为罕见,最多是2013年8月连续4天超40℃的纪录。今年的气温不仅极高,而且来得很早!不少网友纷纷表示酷暑难耐,然而目前还没入伏……这样炎热的天气,又正值多区进行核酸大筛查,防疫志愿者在进行核酸检测时,穿着闷热不透气的“大白”服,更是辛苦。有很多网友都表示“大白”们应注意防暑降温,那面对中暑,该如何预防和救护呢?01中暑如何救治?中暑,是指当机体不能够适应和耐受环境高温(>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状态时,体内产生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从而发生热量蓄积、体温上升。如果体温超过40℃,病死率将超过一半左右;如果体温超过42℃,病死率将达到80%,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热射病”。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中暑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因为在高温、高湿、不透风或强热辐射下,长时间从事剧烈活动,造成机体热量增加;有的是由于周围环境温度上升,一些易感人群,比如年老体弱多病的人群,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不能对自身体温进行良好的调节,身体从环境当中获得热量增多;还有的因为出汗减少的散热障碍、肥胖和衣服不透气等。02中暑有哪些早期症状?如果出现多汗、耳鸣、乏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先兆,可能是有中暑现象发生。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重症中暑必须及时送医救治。03一旦中暑,我们该如何救护?上海红十字会专家介绍,主要有三个步骤:环境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先把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再给患者的腋下、颈动脉、额头进行冰敷,也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而药物降温,则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仁丹,或者用清凉油点擦。04预防更重要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志愿者们身穿“大白”在进行核酸采样时,应采取多种措施预防中暑。首先,合理设定核酸筛查时间。一方面,在全域筛查时避开午间高温时段,将筛查开始时间安排在早上6点或者下午5点;检测点应选择空旷背阴的地方,避开太阳直射。另一方面,引导更多常态化采样点提供“一早一晚”服务:早上早一点,开始时间提前到7点;晚上晚一点,结束时间延长到22点。其次,“大白们”要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增强轮换休息。同时,加强个体防护,在防护服内穿着衣物要宽松、轻薄、透气、吸汗。需要强调的是,夏季炎热,虽然胃口可能受影响,但仍然需要科学饮食,严禁空腹上岗。第三,在核酸采样点增加防暑降温设施。常态化核酸采样小屋基本都配置了空调。建议在采样点搭建防晒遮阳棚,为“大白们”配置一些冰宝贴、冰马甲等装备。同时,配置大冰块、制冷电扇等设备,为前来采样的市民朋友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应急防暑用品。在放置大块冰时,可用油布将其覆盖,减缓冰块融化。烈火骄阳“烤”验着每一个参与核酸采样的工作人员在此要向每一位工作者道一声辛苦了!

Posted on 2022年7月17日 in 网上买球官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by admin

Comments on '上海继7月10日以来今年“三刷”高温红色预警' (0)

Comments are closed.